递归

递归的基本思想是某个函数直接或者间接地调用自身,这样原问题的求解就转换为了许多性质相同但是规模更小的子问题。
递归代码最重要的两个特征:结束条件和自我调用。自我调用是在解决子问题,而结束条件定义了最简子问题的答案。

优缺点:

缺点:递归是利用堆栈来实现,栈不是无限大的,当递归层数过多时,就会造成 栈溢出 的后果。
优化:搜索优化和记忆化搜索。

分治:

思想:「分而治之」,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,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,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的解的合并。
流程:分解 -> 解决(触底)-> 合并(回溯)
分解原问题为结构相同的子问题。
分解到某个容易求解的边界之后,进行递归求解。
将子问题的解合并成原问题的解。

能解决的问题的特征:

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。
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,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,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。
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,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问题。
注意: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,则分治法要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,也就做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。此时虽然也可用分治法,但一般用 动态规划 较好。

递归与分治

递归是一种编程技巧,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;分治算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递归的,解决更具体问题的算法思想。